作为中国金融供给侧架构性变革关键一环 ,首批经原中国银保监会通过设立的民营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下称微众银行)和浙江网商银行(下称网商银行)相继于2014年和2015年陆续开业 。至今 ,两家银行相继迎来成立十周年。
十年之间,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资产规模和营收之和均分别超过19家民营银行对应指标总和半壁江山 ,众汇外汇平台可靠吗强势盘踞头部阵营。不仅因为主要业务指标“遥遥领先”而备受留意 ,两家银行更因网络基因和聚焦于个人和小微公司而成为各界监测和研究的样本:网络银行如何利用网络及前沿技术实现金融数字化 ,进而突破普惠金融和技术金融的风险定价困境 。两家银行净息差和不良率的曲线亦成为学界和业界的研究对象。前沿技术是否帮助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领域更好地规避风险 ?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对比发现,网商银行资产规模仅次于微众银行 。较之微众银行以腾讯社交生态为根基,核心产品主要服务个人客户 ,网商银行服务的客群则均为小微公司。截至2024年末 ,网商银行累计服务小微客户超6800万,新发贷款客户中经营性贷款首贷户年平均比例超过80% 。这些首贷客户曾是央行征信中的空白 。换言之,众汇外汇开户网商银行对普惠金融研究有着特殊样本价值。
在网商银行成立十周年之际 ,2025年6月26日 ,政府金融监督运维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银领域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推动实行计划》,清晰了将来五年普惠金融的优化提高路线图。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为此专访网商银行行长冯亮。
(图为网商银行行长冯亮)
首贷户年均超八成 ,进入央行征信
南方周末 :作为民营银行的一员,你如何看待过去十年民营银行与民营公司的关系 ?
冯亮:以网商银行为例 ,网商银行服务的绝大部分客户都是民营小微公司客户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它促进了民营财政推动。当然,福汇平台网商银行也是民营银行的一员,作为一个实践者 ,从小到大,不管是从业务规模 、服务的客户体量等都在变大,它在这个流程中也得到推动 。
南方周末:首贷户有多少?这对央行征信的价值有何体现 ?
冯亮 :从网商银行的实践来看 ,不论是网络信贷还是技术手段 ,它都有很强的溢出效应 。截至2024年末,网商银行累计服务小微客户超6800万 ,新发贷款客户中经营性贷款首贷户年平均比例超过80%。亦就是说 ,我们服务的绝大部分客户都是经营贷款的首贷读者。我们服务之后,再把这些数据复制出来,进入到央行征信 。这对整个领域也有促进作用。
一个事情从小到大,有一个慢慢的成长流程。从网商银行的业务推动来讲 ,最开展几年,集中用某一个产品服务某一群人。具体来说,就是用贷款服务电商。随着客群渐渐提升 ,银行供给的服务品类也越来越多 ,原来只有贷款,现在除了贷款以外还有理财和资金运维,和一些类似于支付结算的服务。AVA爱华外汇
“还原符合客户真实需求的服务场景”
南方周末:2024年财报呈现 ,网商银行手续费和佣金净薪资在总营收中占比提高。近年大力拓展综合金融服务是网商银行的一个方针?借此对冲息差收窄带来的经营压力 ?
冯亮:占比高其实是根据客户需求决定的 。银行不可能在客户不需要贷款的时候精选贷款 ,这是反人性的。从经营的角度来讲,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其实更可以熨平周期波动带来的作用 。客户有有钱的时候 ,也有缺钱的时候。银行之前只通过贷款服务客户缺钱的时候,但现在也可以用其他金融产品服务客户有钱的时候 。这样就可以平滑掉周期波动,在不同的时候都有钱可赚 。
事实上,从客户角度来看,所谓贷款和非贷款业务,也不是对立起来的 ,没有哪一个公司说我今天只需要借钱 ,我没有流动资金 ,不太可能。从银行的角度 ,贷款是贷款 ,合同是合同 。但对客户来说 ,无论是贷款还是合同 ,真实的需求是做好他的生意 。银行要做的就是还原符合客户真实需求的服务场景,将产品和服务一并交付 。
南方周末:客观上,这么做既顺应了客户需求 ,又平滑掉网商银行的周期波动。你预计今年净息差是否仍有下行压力?
冯亮:我觉得 ,今年银领域净息差出现阶段性下降是正常状况。首先这与利率下行期信贷再次定价有关 。此外,相比于贷款费用,存款再次定价的速度要慢一些 ,需要一段时间达到平衡 。
探索“AI CFO”模式
南方周末 :数字金融正成为一种领域动向 。作为一家技术银行,网商银行AI 软件在客户服务、风险评估和产品创新等方面有哪些新探索 ?
冯亮 :目前网商银行内部的AI技术已整体赋能风控、信贷审批、营销和数据解读等多个环节。
以信贷审批为例,信贷的核心其实就是在做风控。我们原来有很多客户服务不了 ,或者很难给到他更好的服务。仅凭借一些薪资数据,刻画的维度很少,对他的判断是不精确的。网商银行的“百灵平台”可实现AI交互式自证,让小微客户自助提交供给合同、账单、流水、发票 、门店图像和卡车图像等各类资料 。当这些资料慢慢变得更丰富、更准的时候,可以给他供给更好的信贷额度和更好的费用 ,这就是AI带来的服务提高。
南方周末 :可以预判公司现金流现状,进而为其定制产品 ?
冯亮:网商银行还有个“布谷鸟”普惠理财平台,可以通过对客户的资金流进行预测。比如电商公司,7月 、8月它需要贷款融资,到了“双11”之后,大量现金流回来 。我们连续用大模型来预测客户资金流的现状 ,它到底什么时候有钱,这个钱可以给它放多久。我们根据这个预测,跟银行理财子公司协作,为客户设计符合其资金申赎需求的理财产品。既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又提高了理财资金的利用效率,进而提高产品收入率。目前网商银行跟23家理财子公司都设立了协作,运维的客户资产规模(含存款和理财产品)超过1万亿元 。
南方周末:这么说,AI 银行已经到来?
冯亮 :网商银行目前探索“AI CFO”模式,方向是打造AI银行,为小微公司供给经营解读及决策等深度金融服务 。在这套模式下,客户享受到的是“产品+服务” 。以“AI票据管家”为例 ,银行不仅供给票据贴现产品 ,还会告诉它什么时候贴现是更合算的 ,这个票据有没有瑕疵等 。这种模式相当于突破了金融和经营的边界,不仅处理了客户的金融难题,还能处理经营有关的难题。此外,“AI招投标助手”还能协助客户找投标项目、写投标文书,起草合同以及供给信贷等多项作用 。
“用AI刻画技术产业链”
南方周末:技术金融现在是各家银行目前想方设法突破的领域 ,因为早期和成长期的技术公司与商业银行旧有的债权融资逻辑不吻合。网商银行服务的小微公司里应有不少技术公司。如何供给区别于旧有的产品 ?
冯亮 :目前各家银行在技术金融领域有不同的做法 ,有的是通过投贷联动,有的是设立专门的支行和团队 ,都很有特色。网商银行的做法是结合产业链的模式来做技术金融 ,就是软件AI技术对产业链进行刻画,让我们知道这些客户归属在哪个产业链上 ,它服务的上下游是什么。当这个客户在某一个领域里有很强的技术属性 ,比如它的专利,过往在这方面的经营效果和现状,我们会把它叠加在一起 ,对客户做更深度的刻画,并据此判断对客户的贷款定价及额度 。
南方周末 :目前网商银行搭建了多少这样的产业链图谱?
冯亮:网商银行“大雁”平台已通过大模型搭建了汽车、医疗、建筑 、通信等9条产业链图谱 ,可以对产业链上下游小微公司的经营资料、产业链所处位置、产品技术属性及与链主公司的关系层级等要素进行识别 。
南方周末:通过这样的模式服务了多少技术小微公司?
冯亮 :目前网商银行服务的技术型小微公司约在五十余万户,授信金额超千亿元 。但总的来说没有做头部的技术公司,公司的体量都对比小 。
(实习生何家伊 、苏美善对本文亦有贡献)